视野检查常用术语

1.等视线:视岛上任何一点的垂直高度即表示该点的视敏度,同一垂直高度各点的连线称为视岛的等高线,在视野学上称为等视线。

2.差别光阈值:在恒定背景照明下,若一刺激点(光标)的可见性为50%,该光点的刺激强度即为差别光阈值。

3.视网膜和视野的对应关系:视网膜每一个点在视野上都有一相应位置,通过眼的屈光系统,物像投射至对侧视网膜成倒像,因此鼻侧视网膜“看见”的物体位于颞侧视野,上方视网膜“看见”的物体则位于下方视野。

4.视野仪标准背景照度为:明适应31.5asb,暗背景照明为4dB(采用暗背景检查须使受检眼充分适应)。

5.视野指数:平均缺损(MD)正常人为0左右波动;校正丢失方差(CLV)正常人为0左右;短期波动(SF)正常人为1-2dB

6.平均光敏感度(MS):受检区各检查点光敏度的算术平均数,反映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

7.平均缺损(MD):受检眼光敏感度与同年龄正常人光敏感度之差。平均缺损是反映全视网膜光敏感性有无下降程度的指标。

8.差别光阈值(DifferentiallightThreshol)在恒定背景照明下,若一刺激光点(光标)的可见性为50%,该光点的刺激强度即为差别光阈值。

9.短期波动(Short-termFluctuation,SF)一次性视野检查中(一般在20分钟内),对某一固定检查点多次光阈值测定出现的离散称为短期波动。SF是评价和定义局部视野缺损的基础,即任何局部光敏感度下降值大于SF才有意义。一般正常人SF为1~2dB。影响SF的主要因素有:(1)测定光阈值的方法;(2)视网膜的光敏感度,SF与视网膜光敏感度呈反比关系;(3)受检者的合作情况;(4)假阳性和假阴性错误率。

10.长期波动(Long-termFluctuation,LF)不同时间所测得的光阈值有一定差异。间隔数小时或数日两次光阈值测定结果不一致称为长期波动。LF可分为齐性和非齐性波动的二种成分,前者在波动方向和程度上等量影响整个视野,为LF的主要成分,后者则对不同视野区产生不同方向和不等量的影响。LF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视野检查的可除非性,因此,LF的知识是定量视野复查和比较的前提。

11.视岛(IslandofVision)以光敏感度表示海拔高度,面积表示岛屿范围,视野可描绘为一个三维空间的立于“盲海”之中的视岛。视网膜上每一点在视岛上都有相对应位置,与黄斑中心凹对应的固视点光敏度最高,构成视岛的定峰;而与周边部视网膜相对应的周边视野光敏度较低,构成海拔较低的视岛周边部。生理盲点则在视岛颞侧形成一垂直深洞。

12.等视线(Isopter)视岛上任何一点的垂直高度即表示该点的视敏度,同一垂直高度各点的连线称为视岛的等高线,在视野学上称为等视线。

13.生理盲点(PhysiologicBlindSport)与无光感细胞的视乳头对应,在视野注视点颞侧10度~15度有一看不见区,称为生理盲点。生理盲点在视岛上表现为一垂直深洞。

14.管状视野或中央视岛(TubularVisionorCentralIsland)视野极度向心性缩小,仅残存中心5度~10度范围的视野。

15.扇形或楔形缺损(Wedge-ShapedDepression)视野缺损的边界大致沿视野图的两个径线走行,缺损区呈扇形,尖端指向生理盲点,主要见于颞侧视野缺损。

16.象限性缺损(Quadrantanopia)也称象限性偏盲,缺损两个边界分别为一垂直径线和一水平径线,即缺损范围占据视野的一个象限。

17.偏盲(Hemianopia)视野缺损以或垂直径线为界者为偏盲。偏盲可分为垂直性偏盲(缺损以垂直径线为界,多见于视交叉及视交叉以后视路损害),水平性偏盲(缺损以水平径线为界,也称为“半盲”,见于神经前纤维束性视野缺损),同侧性偏盲(双眼右侧或双样左侧),异侧性偏盲(双颞侧或双鼻侧)。

18.黄斑回避(MacularSparing)主要见于垂直性偏盲,盲侧和可见侧之间的分界线在通过注视点时,避开注视区,在中央保留一5度左右视野。黄斑回避的存在提示损害位于视放线。

19.暗点(Scotoma)指视野内的异常视觉减退区或视觉消失区,即该区域与四周相邻区域比较,光敏感度下降。除了生理盲点和血管暗点以外,视野中所有暗点都属异常。

20.中心暗点(CentralScotoma)覆盖注视点的暗点。伴有视力减退。表明病变累及视网膜的黄斑中心凹或视神经的黄斑纤维束。

21.盲中心暗点(CentrocecalScotoma)覆盖生理盲点的中心暗点,提示视盘黄斑纤维束损害。

22.哑铃型暗点(ceco-centralscotoma)

23.旁中心暗点(ParacentralScotoma)一般指中心5度以外,25度以内的暗点,多见于弓形视网膜神经纤维束损害。

24.弓形暗点(ArcuateScotoma,BjerrumScotoma)指围绕注视点上方或下方的弧形暗点。

25.环形暗点(RingScotoma)指上、下方弓形暗点对接成环,将视野可见区分隔为中心区和

26.相对暗点(RelativeScotoma)指增加光标刺激强度暗点即消失者。

27.绝对暗点(AbsoluteScotoma)指增加光标至最大亮度仍不可见,生理盲点即为典型的绝对暗点。

28.交界性暗点(JunctionalScotoma)由一侧视神经与视交叉交界处损害引起。表现为同侧中心暗点和对侧颞上象限性偏盲。

29.中心偏盲性暗点(CentralHemianopicScotoma)指具有偏盲性质的中心暗点,暗点限于中心区的一半,不超过垂直径或水平径线。

30.鼻侧阶梯(NasalStep)同一阈值等视线在鼻侧水平径线上下错位即为鼻侧阶梯。

31.局限性压陷(LocalizedDepression)局部视野光敏感度下降,但未形成暗点者称为局限性压陷,表现为等视线局部内陷。与暗点不同,暗点四周均围以相对正常的视野区,而局限性压陷至少有一个方向没有明确的边界(通常为远心方向)。鼻侧阶梯,颞侧等视线楔形压限即为典型的局限性压陷。

32.弥漫性压陷(GeneralizedDepression)指全视野光敏感度一致下降。在动态视野检查,表现为所有等视线向心性缩小;在静态视野检查则表现为dB值一致下降,光阈值普遍性增高。正常视野的边界一般正常单眼视野外界上方为60度,下方为75度,鼻侧为60度,颞侧为度。

33.生理盲点的大小:生理盲点位于颞侧旁中心区,其中心距固视点颞侧15.5度,水平径线下1.5度。正常生理盲点边界整齐的垂直椭圆形,垂直径约为8度,水平径约为6度。

34.固视情况在视野检查中,固视的好坏对结果精确性影响很大。良好的固视也是完成视野检查的必要条件,固视不良者,甚至生理盲点也不能定位。然而,由于生理性眼动的存在,在一般视野检查中,绝对的固视几乎不可能。人眼生理眼动有二种基本形式:(1)随意性眼动,眼动的方向和幅度可由意志控制;(2)固有性眼颤,不由意志控制。

35.动态视野检查(KineticPerimetry)用同一刺激强度光标从某一不可见区,如视野周边部不可见区向中心可见区移动以探查不可见区与可见区分界点的方法称为动态视野检查。由于视锥细胞的发布特点,从周边到中心,越靠近黄斑部,视网膜分辨力越佳,因此,对于某一光标来说,在视野周边部是阈下刺激,在视野中心区是超阈刺激,而在阈下刺激区和超阈刺激区两者之间某点存在一阈值带。动态视野检查即为从视野周边部向中心移动光标来探查某一光标阈值位置(等视线)达到方法。动态视野检查主要用于测绘等视线和暗点范围,实际上,暗点的边境也属等视线,因为等视线的定义即用某一光标检查时,不可见区与可见区的交界线。暗点等视线与一般等视线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包围的区域是某光标看不见的,而后者包围的区域是某光标可看见的。在探测暗点范围时,也应遵循光标总是从不可见区移向可见区的原则,即从暗点中心不可见区向四周可见区移动光标。

36.阈值检查法以HUMPHREY为例,阈值检查法是在偏心度15°环上四个主要点上测定光阈值,从阈上值刺激开始检查,受检查者反应后,视野仪以4dB步长降低光刺激强度,直至受检眼看不见,然后又以2dB步长增加光刺激强度,直至受检眼第一次重新看见的光刺激强度作为光阈值。计算机视野仪的优点之一是具有记忆功能,它并不是反复在一个点上进行光阈值测定,而是在不同点上随机呈现光标。因此,对某一点的光阈值测定是间隔性地测量,避免了受检者期望和习惯引起的误差。根据四个主要点的光阈值,计算机决定邻近点起始刺激强度,依次完成全部检查点的光阈值测定。

37.阳性捕捉试验(PsitiveCatchTrial)又称为假阳性率(Falsepositive),为了避免由于变换投射位置产生的机械声响,及病人习惯于刺激点出现有节律而造成的一种预感,全电脑视野仪有比例的出现无光点刺激的机械声,若病人给予回答即为一种假阳性反应。这种情况多见于过分紧张和焦虑,或不理解检查过程,以及不合作的病人,一般常发生在检查的开始阶段,若重新指导病人,而假阳性反应仍很高(HUMPHREY视野仪规定假阳性率〈33%〉,则解释结果时必须谨慎。

38.阴性捕捉试验(NegtiveCatchTrial)又称为假阴性率(Falsenegtive),这个试验是监视病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注意力水平,是在已建立了阈值的区域呈现一个最亮的光刺激,如病人不能回答,反应了病人注意力分散(HUMPHREY视野仪规定假阴性率〈33%〉,假阴性率高则结果中的视网膜光敏感度往往偏低。

39.固视丢失率(FixationLoss)在具有盲点监测法的自动视野仪检查过程中,光点成比例的被随机地投射到生理盲点区内,若病人回答的次数超过一定的限度(HUMPHREY视野仪规定〈20%〉,则可能为病人的注意力分散。或病人没有中心的功能,结果分析一定要谨慎。

二、视野检查项目

1〉阈值检测:(旁中心区检测、周边视野检测、黄斑区检测、0-90度自设阈值检测、自定义阈值检测);

2〉筛选检测:(周边筛选检测、0-75度筛选检测、0-90度自设筛选检测、自定义筛选检测);

3〉特殊检测:(糖尿病视野检测、神经病学视野检测、鼻侧阶梯检测、中央低视力检测、上睑下垂视野检测、颞侧新月形检测、生理盲点检测);

4〉青光眼检测:(青光眼筛选检测、中央视野筛选检测、中央视野阈值检测、青光眼阈值检测);

5〉快速阈值检测:(中央视野快速阈值检测、周边视野快速阈值检测)。

三、主要用途适用症范围

1)视野缺损的客观测定;

2)视交叉损害造成的视野改变;

3)青光眼造成的视野改变;

4)神经系统疾病造成的视野改变;

5)其他疾病引起的视野缺损

6)中毒性弱视;视网膜疾病;

7)脉络膜疾病等。

四、报告单及图表

1)数字图:各测试点上的实际光阈值与正常光阈值的数值;

2)符号图:用不同形态的符号表示检查点可见或不可见。如用“☆”表示正常用“■”表示异常、以“□”表示相对缺损异常;

3)灰度图:高光敏感度用浅灰度,低光敏感度用深灰度显示;

4)三维立体图:高光敏度用橘红色显示,低光敏感度用湛蓝色显示;

5)剖面图:可以从不同角度视岛上沿任一径线静态切割而成;

6)累计缺损曲线图:规定了正常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曲线;

7)总概率偏差图:检测者在每一个检测位点的阈值和同年龄组的正常值进行比较后的差值。其下方的概率图则以概率的大小,用不同的符号将其上方的差值转换成概率图,符号越暗,表示那一个位点视野正常的可能性越小;

8)模式偏差概率图:是检测者在每一个检测位点的阈值和期望值(期望值由视岛的形状来决定)进行比较后的差值。由于它的检查结果是与正常人群视野的经验概率值比较后,并对视野中央与周边敏感度生理性衰减进行了矫正,因此,反映视野的变化比较客观

1.视野指数:计算机定量检查所得的原始结果是一组(一个矩阵)代表许多许多点阈值的数值。视野指数(visualfieldindices)是对一次视野检查所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而获得的描写总体的简明数值,是视野总的评价参数,可以快速评估视野缺损。

2.平均敏感度(meansensitivity,MS)等于各个位点的光敏感度相加后除以位点总数,是各位点光敏感度的算术平均数,单位为“dB”。其正常范围与年龄有关。平均缺损货平均偏差:在Humphrey称为平均偏差(meandeviation,MD),Octopus称为平均缺损(meandefect,MD)是所有位点上检测值与正常均值之差的平均,表示受检者的整个视,敏感度与同年龄正常人的参考敏感度相比较升高或降低的情况。单位为Db。MD代表的是整个视野的平均缺损,其正常范围与年龄无关。

3.丢失方差或模式标准差:Humphrey视野的模式标准差(patternstandarddeviation,PSD)表示测得的视野形状与正常视野形状的相差程度,代表光敏感度的变异,反映局部视野缺损,值越大,表示视野的形状越不规则,在Octopus视野计中的丢失方差(lossvariance,LV)与PSD一样反应视野的的不规则指数。

4.暗点:是指光敏感度低于视野中其他的一个点或一个区域。暗点分为相对暗点(realativescotoma)和绝对暗点(absolutescotoma),如果仅仅是对刺激强度较弱的白色或某种颜色的视标或光标辨别不清被称之为相对暗点,如果对最大亮度视标或光标均看不见为绝对暗点,生理盲点即为典型的绝对暗点。常见的暗点有如下:

5.中心暗点:是指位于中央注视点及其附近的相对性绝对性暗点,一般指中心10°视野范围之内的暗点。中心暗点是视网膜黄斑区或视神经黄斑纤维发生并病变的一种表现,多见于黄斑区的疾病,也可见于早期青光眼或视神经炎患者。

6.哑铃状暗点(ceco-centralscotoma?):因与生理盲点相连接呈哑铃状得名,哑铃状暗点可能是盘斑束神经纤维损害导致的视野改变。多见于球后视神经炎,其他如视盘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黄斑部病变、青光眼等也可引起哑铃状暗点,烟酒中毒引起的视野改变也属此类。

7.旁中心暗点(paracentralscotoma):是指位于中央视野5—25°的Bjerrum区内视野缺损,其直径大于5°,深度大于5dB,一般最早出现在颞侧近胜利盲点的上方,不与生理盲点相连,尔后发展从上方或下方渐与生理盲点相连,并有沿弓形神经纤维走行分布和发展的趋势。旁中心暗点最多见于青光眼早期视野缺损,大约占青光眼早期视野缺损的75%—88%。旁中心暗点可发生于视野的任何位置,但常见于鼻侧。

8.鼻侧阶梯(nasalstep):为视网膜神经纤维束损害的特殊表现,是青光眼早期视野改变的典型表现,在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普查中具有重要意义,鼻侧阶梯占青光眼早期视野改变的20%—75%不等。鼻侧阶梯50%以上与旁中心暗点同时存在。

9.弓形暗点(arcuatescotoma):又叫Bjerrum暗点,是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纤维束损害的典型视野改变。它绕过固视点上或下与生理盲点相连,并向周边呈弧形扩展,鼻侧宽于颞侧,然后突然中止于水平子午线,与视网膜颞侧弓形神经纤维束的排列与行径相似。视盘上下缘同时受损可引起双弓形暗点,弓形暗点虽为青光眼视野损害的典型特征,但在某些原因引起血压下降后,因视神经供血不足,也会发生视野弓形缺损,任何位于视神经与视交叉间的神经纤维的病变,或某些视盘的病变也可产生弓形暗点。

10.环形暗点(ringscotoma):环绕上下Bjerrum区由上下弓形暗点环绕中央固视区的鼻侧周边水平合缝相连接而形成。多见于青光眼的视野损害。由于水平合缝上、下的神经纤维对青光眼的视野损害的敏感性变现不一致,此环的鼻侧水平径线外,下部常略宽于上部而表现为阶

11.梯状,这种视野的损害进一步发展将会导致视野仅仅残留中心管样视野和颞侧新月形残留视野,是青光眼晚期的典型视野改变。颞侧扇形缺损(temporalwedge-shapeddefect)典型表现为在颞侧视野出现尖端向生理盲点扇形或楔形视野相对性或绝对性缺损。扇形尖端位于生理盲点,见于中央动脉分支栓塞或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而扇形尖端位于中心注视点多为视路病变。颞侧扇形缺损也可以是青光眼早期视野改变。

12.象限性缺损:是视野的垂直半径以及水平半径为境界的1/4视野缺损称为象限性缺损(quadrantanopia),又称为象限性偏盲,即缺损占据视野的一个象限,多见于膝状体以后的视通路上的损害和病变。

13.偏盲性视野改变:视野以正中垂直子午线或水平子午线将视野一分为二,一半视野缺损,另一半长长即为偏盲性视野改变(hemianopia),视野缺损一半,多为垂直性,也可为水平性。偏盲可分为同向(右侧或左侧)或异向(双颞侧或双鼻侧)、对称或不对称。盲区的边缘可以直线垂直通过注视点,把视野分为两半,常见于视交叉及视交叉以上的占位性疾病或颅脑损害。偏盲也可避开中央固视区,在中央保留一小部分,称为黄斑回避。上半部或下半部的视野损害损害称为半盲,多见于上半部或下半部的视网膜损害。

14.视野向心性缩小:如果有大片的缺损直达视野应有的边缘,缺损外缘没有正常视觉,即为视野缩小,各个方向视野内均匀内收即为视野向心性缩小(centralisopterconstriction)。视野向心性缩小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前者见于癔症,表现为管状视野、螺旋形视野、色视野颠倒;后者见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晚期青光眼及双侧同向偏盲之后等。

15.普遍性敏感度下降(generalizeddepression),评价的标准是不同的。

16.生理盲点扩大:因为视盘上没有感光组织,所以生理盲点是一个绝对盲区,其边界陡峭,纵径9.5°,横径7.5°,大于此范围时应考虑为生理盲点扩大(blindspotenlargenment)。一般各种方向均扩大,有时仅向上下方呈翼状扩大是青光眼的早期视野改变,经过大量的研究观察,认为生理盲点翼状扩大对青光眼的诊断没有帮助。生理盲点扩大常见于视盘边缘的有髓神经纤维、高度近视炎视盘周围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斑、视盘视网膜炎、视盘水肿及烟草弱视等疾病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mboxw.com/kjscys/11196.html

------分隔线----------------------------